数字化转型方略 第6期 2019/06/28

论数据中心芯片领域正在发生的那些变迁

文/Forbes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着眼于这几家企业,并尝试解读这个“激情四射的芯片之夏”。

过去几个月以来,数据中心CPU市场出现了不少有趣的动向。首先是英特尔公司推出了第二代Scalable至强服务器(代号为Cscade Lake)。ARM在云业务领域胜出,目前似乎正在寻求其N1与E1处理器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样不能忘记的还有AMD——除了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有所建树之外,关于其即将推出EPYC(代号Rome)的细节信息同样引人遐想。再有,虽然相信消息不多,但IBM Power仍是芯片行业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CPU正在稳步迈出自己的市场发展步伐,那么当前的竞争环境究竟是怎样的、谁又将最终获得胜利?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着眼于这几家企业,并尝试解读这个“激情四射的芯片之夏”。

英特尔——卫冕冠军

尽管英特尔方面之前遭遇到一系列安全挑战,10纳米芯片的生产也未能及时到位,但必须承认的是芯片巨头在服务器CPU市场份额方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目前约为95%。在今年4月的Data-Centric创新日活动当中,英特尔公司表现出态势转变,并对相关描述做出了微妙而重要的调整。他们的表达简单而合乎逻辑——我们生活在一个数据驱动的世界当中,现代数据中心的实际需求已经不只有计算资源。以安全的方式生成、处理、移动以及存储数据的能力对于企业IT而言至关重要。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英特尔公司的目标在于处理一切内容、存储更多内容并加快内容的传递速度。
结果就是,英特尔认为跨计算、内存、存储、网络以及工作负载加速器(FPGA)的一系列产品组合能够切实满足这些需求。此外,英特尔公司的发展路线图还展示,其加速器将进一步发展,并通过ASIC与数据中心GPU产品组合进一步建立起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

英特尔公司以数据为中心产品组合正式发布。

英特尔公司成为企业IT领域的统治者,其对描述策略的调整也直接针对当下以解决方案为核心而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可以说,这一战略非常明智,我相信足以为英特尔公司在当下及未来的竞争当中争取到有利地位。

对英特尔来说,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将10纳米制程推向全面生产?其能否在性能与功耗方面同AMD公司的8纳米制程工艺保持一致?尽管英特尔在其Data-Centric产品组合中强调了这一目标,但CPU仍然是皇冠上最闪亮的明珠,市场也将借此评判芯片巨头是否仍有能力在性能与制程方面证明自己的王者地位。

英特尔当然拥有强大的基础设施、GTM渠道以及企业客户使用惯性以应对这场风暴。然而,芯片巨头也必须意识到竞争是合理的,市场态势也有可能出现变化。另外,可能给英特尔带来压力的,也不再只是另外一家x86处理器厂商。

AMD——头号挑战者

如果大家一直关注芯片市场的发展动态,那么AMD公司早在2017年就已经宣布将推出EPYC(代号Naples)。该产品确立了AMD方面在服务器市场上的立足之地,并帮助这位头号挑战者赢下不少云服务商订单。虽然这款产品并没能让AMD在服务器市场上拿下两位数份额,但我们也没必要抱这样的指望。作为AMD公司重返服务器市场的标志,EPYC只需要证明其是至强处理器的可行替代品就够了,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公平地讲,市场对于EPYC抱有相当高的热情。
在未来几个月当中,AMD公司即将推出下一代EPYC(代号Rome),届时AMD有望将市场表现出的谨慎热情转化为实际股价收益。我相信AMD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Rome以Zen 2微架构为基础,承诺成为服务器CPU领域的一只野兽,其提供多达64个内核(128线程),并可在8条内存通道上提供高达4TB数据吞吐量。配合单插槽配置以及128个PCIe Gen 4通道,用户将拥有足以完成一切常规运算的服务器。

最近的公告表明,Rome在规格方面甚至不只是领导者,更是先驱者。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刚刚将代号为Titan的下一代超级计算项目交由AMD负责,这无疑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消息。AMD还在学术领域受到美国与挪威多家机构的认可。虽然人们可能会对公开演示中传达出的性能数据表示质疑,但通过那些真正了解CPU技术的群体对Rome处理器的青睐来看,高核心数量与大内存容量确实能够给工作负载带来巨大助力。

这一点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上述胜利(加上AMD在云业务领域的成功)应该会在企业IT层面产生连锁效应。AMD公司如今已经不再仅仅是个可行的选项,更成为众多IT管理员为了获得最佳性价比而认定的首选CPU。

AMD公司与英特尔的态势基本相反。从产品角度看,AMD具有优势;而在市场发展势头方面,该公司同样有着自己的亮点。我的问题在于:AMD公司能否将其在云环境及高性能计算领域的优势扩展至数据中心,并最终掀起一波AMD狂潮?

需要强调的是,英特尔公司不可能袖手旁观。因此,AMD方面需要建立起批量化渠道业务,以便帮助其在失去性能及/或制程优势时继续顺利生存。在我看来,AMD公司的成功要廖在于建立起一整套充满活力的批量业务体系,同时继续在云、高性能计算以及大型企业客户中保持吸引力。在Lisa Su博士的领导下,我相信AMD完全能够做到。

Arm——一匹不那么黑的黑马

凭借着一系列或炒作或真实的服务器解决方案,Arm已经在x86世界当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另外需要强调的是,Arm公司也已经在医疗类数据中心中有所建树,并为众多网络设备及装置提供计算能力。

围绕基于Arm型服务器处理器出现的炒作发生于几年之前,先后有Calxeda、Applied Micro、AMD以及Cavium等公司投身这一领域(另外很多朋友可能还记得,高通公司在2017年也曾大力推动的Centriq)。凭借着2018年年底推出的Neoverse产品组合,Arm公司开始真正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解决方案也标志着该公司开始努力开发以数据中心为重点的产品组合。在此之后,Arm推出的计算产品开始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N1)与网络/边缘(E1)层面。这些产品代表着Arm方面第一轮“正式起飞”的服务器设计成果,我相信整体生态系统将以友好的态势接纳这位新成员。

Neoverse产品具有强大的价值支柱。其标准速度与馈送能力与x86竞争对手旗鼓相当。性能数字看起来颇具吸引力,安全性同样令人满意。更加令人信服的是,Arm方面在这套统一架构平台上打造从设备到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表现出的潜力。Neoverse应该会借此在性能、管理与安全性层面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进军更多细分市场。

AWS推出Graviton、Packet对Arm的支持,外加中国的快速发展都将有助于Arm在云服务领域的发展势头。目前其最大的问题在于生态系统(从芯片到平台,再到独立软件开发商)该如何迅速将Neoverse转化为能够在设备、边缘以及数据中心这一连续体当中实现全面共鸣的实际解决方案。

当然,Arm公司正在采取正确的推动措施,合作伙伴也纷纷对此做出正面回应。

POWER怎么样了?

随着x86市场上的大规模宣传以及Arm拿下AWS等公司的大单,很多朋友可能已经遗忘了服务器领域另一位非常强大的参与者:IBM Power。这是一套功能强大的架构,主要面向高性能计算与AI/ML领域。在观察其规格与性能数字时,我们会发现POWER其实是一套非常强劲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工作负载加速方面。那么,它为什么没能从x86手中分得更多市场份额?其中一部分源自市场功能的诉求,另一方面则可能与IBM自身品牌有关。

首先来谈谈市场挑战。面对已经在服务器市场上占据了数十年的主导地位,POWER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在此期间,IT解决方案领域的供应商(硬件与软件)都已经建立起x86优先(甚至仅选择x86)的习惯性心态。即使是在开源时代,IT消费者们在迎接种种变革的同时,仍倾向于通过英特尔及AMD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我相信这种倾向正在发生转变,但一切仍然需要时间。

IBM公司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身成功的牺牲品。在与众多企业IT管理员谈起IBM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大型机。大型机无疑是能够在时间考验下顺利生存发展的绝佳创新实例,但遗憾的是其也代表着一种“生人勿近”的高冷技术,而那些负责构建下一代云原生应用程序的IT用户对此并不熟悉。

我相信IBM公司有机会通过对红帽的收购扩大POWER在数据中心领域的覆盖范围,但蓝色巨人需要在其中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一旦夸大或者失衡,则可能对红帽品牌造成伤害。我认为IBM公司有能力找到适当的平衡点,从而以推动POWER品牌(及其市场份额)发展的同时,保证红帽继续在企业市场中蓬勃发展。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到底哪家企业能够胜出?我的答案是他们都将赢下各自的目标。而IT行业将成为这一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最大受益方。更多选择意味着创新加速,创新加速将推动产品发展,从而使OEM解决方案供应商(从OEM到独立软件开发商)得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每一家芯片企业也应该取得成功。对于AMD这类企业而言,成功的标准在于市场份额的增长。而对英特尔这位现任王者而言,其统治地位应该能够得到延续。此外,来自AMD、Arm生态系统以及IBM的竞争压力将迫使英特尔公司将其创新引擎调整至超频状态。这应该会带来更好的技术与发展机遇,而这一切也只可能出现在如今这种强大的竞争格局当中。

随着这场芯片战争的持续升温,相信接下来的几个季度将有不少好戏可看。我们也将持续为您带来新鲜出炉的及时报道。

本文章选自《数字化转型方略》杂志,阅读更多杂志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数字化转型方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