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轮向着智能企业小步快跑
今天,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热的激励,众多企业纷纷投资这些技术,积极向数据驱动的智能企业迈进,但这注定是一条长期的旅程,尤其是对传统企业而言,从团队的组建、技术的储备到数据的准备,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步步推进,就像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轮)所做的那样,一路走来虽然不易,但也是收获满满。
数据支撑,管理上台阶
位于浙江天台的银轮是一家典型的传统制造企业,其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国营天台机械厂,主要提供热交换产品(比如汽车发动机上的散热器)及后处理排气系统相关产品。1999年天台机械改制成为一家民营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拥有员工近6000名,2018年销售额50亿,旗下数十家分子公司,在世界多地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
虽然是一家传统企业,但银轮对信息化非常重视,将信息化作为实现“百年银轮、百亿银轮”的一大重要战略支撑,是首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体系评审的企业,在IT上面的投资很大。比如,公司业务运营在SAP的ERP之上,这是公司于2016年投入重金建成的系统。不仅如此,这个SAP的ERP系统部署在SAP的HANA上,银轮算是第一批使用SAP HANA的中国企业。另外,PLM、MES、WMS、OA在银轮机械也都早就完成了部署。
整体而言,银轮的IT建设比较先进,不过并不平衡。对于银轮这样一家民营企业,扎根于传统的制造行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压力,生存是第一位的,因此,服务于生产的IT系统往往被优先考虑,而管理相关的系统优先级往后,其中之一就体现在数据的利用上。
银轮今天所用的各个系统分别在不同时间建成,相互之间并没有完全整合,系统数据没有全部打通。由于不同的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规范,无法直接汇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统计相关的工作,如日常的报表。实际上,作为一家年营业额达到50亿元的上市企业,银轮并没有一个日常的报表生成系统,还是采用人工用Excel来完成各种报表,包括公司领导层所用的经营报表都是这样做出来的,这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是不利的。
“之前我们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报表系统,需要什么报表就专门安排人去做,数据也是找一个个系统分别去要,不同系统的数据统计口径不一,需要人工来处理,很费事,快的几天做好,慢的可能需要一两周时间。” 银轮信息化负责人杨杰在接受至顶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银轮信息化负责人杨杰
伴随公司对管理精细化的要求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银轮萌生了建立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的想法,借此来为生产、财务、销售业务提供支持,最终打造出“数字银轮”。
“这些年大数据很热,关于大数据的成功案例也有不少,公司也希望借助大数据来帮助我们企业提升效率,改善管理。”杨杰说。
此外,作为IT部门的主管,除了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杨杰还有自己的打算,就是希望能借机改善公司数据管理的现状,提升各个系统的数据质量。
从迫切需求入手
银轮对于大数据平台有很高的预期,然而要马上达到这个目标也并不现实。为项目破局,公司选择从比较急迫的销售模块入手,要先解决销售人员的客户信息管理问题。杨杰介绍说,其实,销售部门的这个需求2016年就提出了,这次正好结合公司的大数据平台建设来进行。
银轮生产的产品属于汽车零配件,由于行业的特性,服务的客户基本都是各大主机厂。公司销售部门肩负着与客户对接及完成公司销售指标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销售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痛点:
1. 客户数量众多,销售部门的客户经理人数有限,很多客户经理一个人需要同时维护多个客户。日常的市场情报获取、客户分析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客户经理承担,基础工作量繁重,无精力去做更多有价值的工作。
2. 目前缺乏一个有效的系统来支撑客户经理的工作。工作还基本停留在线下填报、Excel汇总统计等阶段,各类数据也无法关联,形成联动。
3. 各级领导需要了解某些紧急指标和报表的时候,销售部都要连夜加班,到处去要数据,然后形成统计分析报表,时效性低下且容易出错。
“过去销售部门的这些信息一直靠人工用Excel表来进行,其效率较低,不利于销售数据的分析,更难以提供对决策的支持。”杨杰表示,希望借助大数据平台项目的落地解决这个问题。
务实推进
在明确了项目目标之后,该如何让这个项目落地?是购买传统套件、自建或者选择订阅SaaS模式这是摆在银轮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应该说,今天无论传统套件还是SaaS也都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不过,在杨杰看来它们都不适合银轮。杨杰介绍,他们曾评估过传统的CRM套件和直接订阅SaaS模式的CRM服务。但是,传统的CRM软件和SaaS服务大多偏向于C端的客户关系和用户画像分析,与银轮的业务场景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很多定制化的内容才能满足银轮的需求,价格昂贵且无法保证今后的实用性和扩展性。
“如果采购传统CRM或者订阅现有的SaaS,后期都有不小的定制工作量,与其如此,还不如我们自己直接来定制,这样还能提升我们的技术人员的能力。”杨杰表示。
不过,银轮也并不是完全从头“造车”,而是选择基于帆软报表平台来定制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同时,银轮还整合了各业务系统数据形成数据仓库,以支撑各类业务报表、分析报表和驾驶舱的实时呈现,形成符合银轮特定业务场景的CRM数据决策分析模块。杨杰说,之所以选择帆软主要原因是帆软报表产品成熟以及社区活跃,让银轮可以放心地基于它来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大数据平台。
作为一个以数据为核心的平台,数据是基础,尤其是数据质量的保证,这甚至会决定一个平台的最终价值,而数据问题也是银轮面临的一大挑战。“在我们现有的系统中,时常会出现异常数据,有的是操作人员无心错填的,也有有意填错的,一汇总这些问题就显露出来了。”杨杰说。
其实,这些问题IT部门之前都知道,也反馈给业务部门,但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在有了报表,这些异常的数据立马凸显出来,一眼就看出问题了,业务部门也重视了。这对于未来各种数据相关项目的价值实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质量问题并不是项目中的全部挑战,项目的另一大挑战来自于IT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沟通不畅,两方不能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这给项目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这些问题都在逐步得到解决。
总体而言,该项目从今年4月开始实施,虽然困难不小,还是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先后建成了销售驾驶舱(解决高层无法看到集团整体营销数据的问题)、客户驾驶舱(可清晰明了地看到该客户的工厂分布、份额、风险情况、项目情况等,实时掌握客户信息实时),还完成了经营分析方面的多种功能,包括产品图谱分析、项目漏斗分析、客户风险分析和客户来访分析、市场份额分析等。
目前,整个大数据平台项目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很多功能还在完善之中,即使是启动较早的销售模块也只是算一个原型系统,但平台项目的价值已经开始显现。“一个明显的好处是数据集中后带来的。之前不少数据收集还是手写,数据难以保存下来,统计更是欠缺,有了这个平台极大地缩短统计时间,第一时间把数据汇集,让领导第一时间拿到数据。而后期随着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的完善,这个平台将为决策提供更多支持。”杨杰说。
顺便一提的是,因为该项目银轮在帆软举办的第二届数据生产力大赛中荣获“最具业务价值奖金奖”,从侧面证明也彰显了该项目给银轮的业务带来的推动作用。
杨杰表示,在完成了销售模块之后,接下来大数据平台会将关注点逐步转到人力、财务、供应链和物流等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未来随着这些功能的落地,大数据平台的价值将继续展现出来,银轮也将逐渐向“数字银轮”迈进,IT部门以及IT的价值也将在银轮的数字化转型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章选自《数字化转型方略》杂志,阅读更多杂志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