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云霄的无人机,承载了谁的意志?

作者:张晓迪
2023-03-03

划过长空,它即是冰冷无情的战争机器,也是在绝境中充满希望的手臂。

你是一名工程师,现在是2044年。

你正在准备登上太空电梯,做日常的检查维护。忽然,你听到一阵骚动,头顶的阳光顷刻间被什么东西遮住。

抬起头,你看到如乌云过境般的无人机在头顶盘旋,你愣在那里,没有了太阳的照射,周身一阵凉意……

这大概是《流浪地球2》中最震撼的片段了——联合政府守卫太空电梯的“掠夺者”武装无人机操控系统遭反对“流浪地球”计划的黑客入侵,所有无人机的控制权落在黑客手中,随即大量无人机对太空电梯基地发起了有集群攻击,并与赶来的歼-20、苏-57、F-22、“阵风”等有人战斗机展开激烈空战。

影片中“掠夺者”武装无人机可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兼顾对地、对空打击能力,关键是可以像蜜蜂一样蜂拥而至,黑压压地穿过天空,动作统一,相互配合地发动攻击。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一幕在科幻片中出现的场景已经能在现实中实现,你敢相信吗啊?

为战争而生

如果不说,你是不是以为无人机是近二十年的产物?

其实无人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17年,发明家皮特·库柏和埃尔默·A·斯佩里发明了第一台自动陀螺稳定器,这种装置能够使得飞机能够保持平衡向前的飞行,无人飞行器自此诞生。随后这项技术成果将美国海军寇蒂斯N-9型教练机成功改造为首架无线电控制的不载人飞行器。

1935年,“蜂后”式无人机的问世标志着无人机时代的真正开始,这款无线电遥控全尺寸靶机,是近现代无人机历史上的开山鼻祖。而后,无人机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主要被用于各大战场执行侦察任务。但由于当时无人机动力较小,机载设备侦察精度不足,通讯设备无法完成远距离通信,导致其无法完成更多的任务,用途主要是靶机和自杀式无人机,逐渐被淘汰。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认识到军用无人机的巨大应用前景,开始竞相研发无人机,由此促成了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无人机可完成情报侦察、中继通信、电子对抗、防空、制空、精确打击等多种任务,已成为影响作战进程的重要力量。

一直以来,人们都毫不吝啬地对无人机的应用展开无限遐想,除了在《流浪地球2》中出现的掠夺者,2019年的好莱坞大片《天使陷落》中也有一段类似的“名场面”:国际雇佣兵利用货车发射了大量携带高爆炸药的自杀式无人机,密密麻麻充斥整个天空,这些无人机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指令分别扑向各自目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安保人员在袭击中无力招架,在接二连三的爆炸中很快全军覆没……

目前无人机在军事上的应用,已经从单一任务变成综合任务,性能大幅提高。既可以全天候执行任务,也可以根据具体战场需求执行各类复杂任务,比如战场侦察、电子对抗、电子诱导、攻击等,特别是无人机集群化技术的成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多组大量无人机同时执行一个任务的场景已经是常态了,这些无人机群有个形象的名字——“蜂群”。

飞入中国

无人机蜂群是通过模仿蜜蜂集群行动,相互感知、信息共享、自主协同在复杂战场完成特定的作战任务,利用数量上的优势或功能上的互补,获得非对称优势,进而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当前国内外无人机“蜂群”主要是对微型和小型固定翼无人机进行研究。以美国“小精灵”(Gremlins)、“郊狼”(LOCUST)以及“山鹑”(Predix)项目技术验证最为典型。

中国的无人机是否已经能做到《流浪地球2》中无人机蜂群的展示的那样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电科创造的200架固定翼无人机蜂群发射与协同作战,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无人机集群飞行记录。

我国的无人机技术起步的很早。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自主研发无人机的进程。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研发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军用无人机,组成了自己的军用无人机部队。时至今日,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作战体系和一些较成熟的无人机产品系列,例如“翼龙”、“翔龙”、“彩虹”等无人机。

影片中所呈现的无人机机群作战则是当代网络化、分布式、低成本作战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同时也是未来智能化和无人化作战的发展趋势之一。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的无人机将会更多,再加上量子计算等超级计算能力的出现,军用无人机的作战模式也将会出现更多可能。

5G联网 无人机的更多可能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无人机的运用,也已经从最初单纯的军事领域,逐渐向民用领域拓展。

2012年,一款无人机跨时代的产品问世,它就是大疆Phantom 1。标志着航拍一体机时代的到来。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无人机消费级市场开始出现井喷式爆发,并带动了整个民用市场的勃兴。

但是随着无人机数量的增多、应用范围的持续扩大,无人机的短板也随之暴露。无人机飞行距离较短、GPS信号易丢失等,以及坠毁、“黑飞”事件屡有发生,解决无人机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使无人机联网。

5G网络的高可靠、超低延迟通信链路特性,大大拓宽了无人机的边界。据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5G网联无人机中心副总经理/5G网联无人机副总设计师周剑介绍,5G网联无人机的应用已经能够覆盖千行百业。

目前中国移动的5G基站超过41万个,占国内一半以上,基本实现全国乡镇以上5G连续覆盖,以及重要园区、热点区域、发达农村的有效覆盖,且技术先进,品质优良,为这也为无人机救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21年7月20日河南突发罕见特大暴雨,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城市到处积水导致了断电、断网,地铁线路中断,多少人被困无法回家。在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指导下,中国移动基于大型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平台的空天应急通信系统,使用自主研发的中移凌云平台,实时展现无人机态势及通信服务数据,为通信完全中断的巩义市米河镇和被大水围困的中牟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提供持续不断应急通信保障,为防洪抢险指挥中心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支撑。

同时,为当地救援人员、医疗人员开启白名单功能,优先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在此期间,空中基站累计接入用户5953个,产生流量1.14GB,单次最大接入用户648个,短信提醒发送有效号码2704个,持续恢复通信6个小时,在抢险救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此之外,民用无人机已经在应急保障、政府监管、设施巡检、园区管理、公安警务、农林植保等多场景都拥有了专属于它的“工作岗位”。

《流浪地球2》中,无人机可以像战士一样去战斗,但在和平年代,无人机不能只是个冰冷的战斗机器。它更应该服务于人,它是我们的手,救人雨危难和水火;也是我们的眼,带我们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更是我们的保护伞,替我们去完成危险的工作。

本文章选自《数字化转型方略》杂志,阅读更多杂志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数字化转型方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