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
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人、机、物、系统的全面互联,能够快速构建数据模型、数字李生体和工业应用,高效地实现数据采集、治理、分析、挖掘和利用,为有色金属加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已被评为河南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平台帮助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企业解决信息化基础弱、生产管控能力不强、设备运行保障能力不足、质量管控能力不强、能源管理粗放、安全事故多发和上下游资源对接不畅等共性问题,为企业技术创新、生产管控、设备运行、质量提升、能耗优化、安全生产、上下游资源对接提供支撑,为企业内部和企业间协同提供服务,助力行业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平台填补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空白,将为国内行业约5000家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加快行业绿色化转型,推动行业产业链协同。
战略规划
公司为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工作,公司成立了以总裁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数字化等业务的政策指导、制度建设等工作全面负责。同时,公司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首席科学家,聘请谢建新院士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组建了专业的技术团队,负责平台搭建、团队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业务开展等具体工作。提供了数字化工作专项资金,建立激励制度,提供政策支持。
平台项目于2022年1月开始启动,计划于2023年底建设完成。构建支持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企业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云平台,平台实现企业生产调度、工艺、物流、质量、设备、能源和安全等监管全覆盖,达到产能提升、减少用工、降低能耗、提高成品率、缩短交期、精准交货和安全生产等目标。
业务模式
有色金属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000多家,其中铝加工企业3000多家,铜加工企业 1000多家,行业存量设备价值超过2万亿元,年产值约3万亿元,市场规模大。平台运营3-5年内,有色金属加工领域的各方面成果将不断显现,从仪表到设备、到自动化、到软件系统、到物联网平台、到智能化服务的全系列产品将不断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
随着平台服务能力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最终形成我国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的技术中心、数据中心、维保中心,建立行业工业技术服务新型生态圈。
技术架构
平台主要包含四层架构,边缘层、基础(laaS)层、平台层(PaaS)和应用层,总体架构如下:
1、边缘层
构建平台的数据基础,实现行业企业工业炉、轧制设备、精整设备等主体设备及主要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协议解析和边缘数据处理功能,为平台提供数据来源。
2、基础层
搭建混合云,实现网络、计算、存储资源的池化管理,为平台用户提供弹性、经济、安全、可靠、高效的基础设施服务。
3、平台层
搭建基于以数字李生体框架为核心的工业Paas平台,主要包括资源部署管理、大数据系统、数据建模框架、应用开发和微服务组件库,提供应用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环境和工具集。
4、应用层
基于平台大数据能力,以“模型+深度数据分析“模式,向有色加工企业提供生产管控、设备运维、安全生产、能耗管理、质量管控、工艺调优、物流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工业应用。
5、安全防护
部署安全防护设备或功能模块,建立平台安全防护机制,实现数据接入安全、平台安全和访问安全。
转型成效
(一)企业价值
平台应用将会给行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后,预计服务企业可超过 100家;预计可连接生产设备超过1000台、数据采集点超过2万点;可降低行业设备管理费用2%以上、生产能耗平均可降低2%以上、综合成品率可提升1%以上、生产效率可提升2%以上,折合每年降低运营成本5000万元以上,管理增效1亿元以上。
(二)社会价值
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是传统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体现,可有效促进行业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进一步深度融合。可由传统装备制造向工业技术服务转变,发展成为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工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产品及服务。将工业服务与商业运营相结合,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行业服务新生态。提高行业企业生产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进行业产业升级,实现精益、高效、绿色、智慧生产,助力行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通过为有色金属加工行业提供功能强大、资源丰富、应用便捷的工业互联网数据平台及服务平台,引导形成行业共享新生态,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行业绿色化转型,推动行业产业链协同。赋能有色金属加工企业,降低企业应用门槛,激发企业数据模型应用能力,增强企业韧性,提升企业内部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并提出节能建议,降低企业能源成本,减少污染排放,加快行业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文章选自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