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C趋势性对话:预见“AI加速度”下的2025

作者:周雅
2024-11-27

地球在物理学科有“重力加速度”,在计算机学科又有了新的 “AI加速度”。

2024年,是人工智能发展史无法忽视的一年。

这一年,在经历了2022年ChatGPT这一“超级应用”问世,经历了2023年的“百模大战”之后,2024年的模型世界每天都有新故事,从多模态,到语音助手;从开源看齐闭源,到推理计算直追训练扩展。每个月甚至每个星期,这个时代都在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地球在物理学科有“重力加速度”,在计算机学科又有了新的 “AI加速度”。

在这样的“AI加速度”下,大模型出现在公众视野其实才两年时间,但已经几乎完全改变了产业逻辑。

基于此,11月16日,由PEC China、至顶科技、软积木主办的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上,举行了一场《预见2025》的圆桌对话,邀请了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钉钉副总裁、解决方案&战略客户部总经理邱达,邮储银行RPA+AI创新实验室(总行级)负责人潘淳,智谱AI首席生态官刘江的共同参与,至顶科技CEO兼总编辑高飞担任主持。

几位专家齐聚一堂,分享在他们眼中的2024,并一起预见“AI加速度”下的2025。

ChatGPT两周年,产业还在加速

高飞:先请问魏所,从您个人角度来看,过去一年,AI发展速度如何,比起第一年,是更快还是更慢,印象中最深刻的事件是什么?

魏凯:肯定是更快,不断在加速。经常有人说,在AI界,地上一年、天上一天。技术进步速度、应用发展速度都在刷新。

我印象最深刻是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加速感,每隔几天有新模型出现,每隔几天有新应用冒出来,所以整体上是一个不断压缩时间、加快节奏的过程。当然,这里面空间很大,未来方向也越来越清晰,也坚定了大家的投入信心。

对于创业者来说,黄金时代大幕正在拉开。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曾说过,一个人的公司已经有了,公司法已经允许大家创立一人公司了,所以,一个人的独角兽公司可能会很快出现。因为你不需要会编程,不需要雇很多员工,有若干个大模型为你服务。所以,创业者的黄金时代到来了!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

高飞:有人讲AI产业变化速度很快,以至于大家都有点跟不上节奏,智谱作为国内基础模型的代表,感觉到今年主旋律是什么?

刘江:主旋律是落地、科研突破。智谱自2020年开始做大模型,比较早期做大模型进入大众视野,总体来讲是搞科研、发论文、做模型。

当然,模型确实也发展非常快,如果说今年上半年OpenAI还是偏引领,方向是多模态,比如Sora等都是这个方向。到了下半年,GPT-o1又出现。这三个模型,是三条技术路线。

智谱AI首席生态官刘江

模型落地,为何总有分歧?

高飞:说到落地,钉钉是非常接地气且落地的企业。现在大家谈大模型应用有两种角度,第一种角度说AGI快实现了;第二种说法是,AI好像还没什么用,还没看到在生产环境中能发挥多大作用。这两种观点非常撕裂,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邱达:逻辑上来讲,为什么会存在分歧,这和AGI的本质、概念、定义还不够清晰,是有强关联的,这是我的第一观点。

第二观点,到底什么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AGI,可能要有一个标志性特征,模型可能真的要具备自我迭代和进化的能力,在非人为干预的情况下。

这可能会引发争执。所以,怎么在又符合安全、又有和人类对齐的方向实现进化,可能是一个观测点。

所以,对AGI能来到,我是保持比较谨慎的、乐观的态度。我也会非常实际去观测,模型世界里是否出现了自我进化的点,或者出现早期成功的标志性事情。

钉钉副总裁、解决方案&战略客户部总经理邱达

高飞:有一句话在金融领域叫Money never sleeps,金钱永不眠。看来以后是AI never sleeps,AI也要永不眠。

接下来想问硅基流动。硅基流动致力于提升模型开发效率,推动产业链和模型接轨,当时为什么瞄准这个方向,是要解决这个产业链的什么痛点?

袁进辉:过去一年,AI发展非常快,今天无论是闭源模型、开源模型,能力已经非常强大,基本上可以认为,我们解决了AI模型的有无问题,最重要是落地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判断,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波浪潮里来,不仅是专家或科学家的事,还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比如修一些路,让大家都能开车,让大家不用专门去研究GPU,不用去研究AI芯片,或者不用研究模型选择,以及构建应用时不用重复开发一些基础组件。

比如云、RAG系统,这些通用部件都可以直接当成水龙头一样打开就能用,我们希望解决AI技术普惠化的过程,变成在场景里的产品经理,我们即使不是工程师,如果有想使用AI能力的愿望,或者有这种idea,就能够把idea变成现实,这里面要解决很多基础设施的搭建。

所以,我们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是,把算力、模型、基础架构搭好,这样大家开发AI应用时,只关心自己业务就好。

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

行业渗透,路线如何选择?

高飞:接下来提问邮储银行。比起当年的云计算,你觉得现在AI和行业之间的渗透率如何,行业内的人,特别是金融行业的技术决策者,对AI在金融行业的总体态度是怎样的?

潘淳:我先说一下对ChatGPT的感受,因为我还有一个身份是,微软技术俱乐部的主席,所以我从2022年11月ChatGPT刚发布时就开始接触,也趁机建了国内第一波AIGC生态社区,接触到大量场景。

大概在2023年3-6月,有一个超速发展的机会。2023年底,各种大模型出现,现在国内有260个模型。再到今年6月份,有两个重要产品出现:一个是Sora,文生视频突然火起来。第二个是Claude 3.5。现在,应用生态开始向上爬坡。

回到金融领域,银行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变化。银行的特点是,网络分为两块,办公网、生产网,生产网绝对是物理隔离,调不了API,只能自己去建。所以这导致,银行如果要在AI分析有所作为,必须要自建。

从应用的角度看,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无到有,是有无模型的问题,自己去弄硬件、去弄模型。第二部更重要的是,应用生态。

邮储银行RPA+AI创新实验室(总行级)负责人潘淳

高飞:关于AI应用,想请问钉钉。目前围绕AI应用落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原有产品上做转型,叠加AI的能力;还有一种是AI原生。你觉得未来占主流的会是哪一种,是转型路线的应用占主流,还是从0到1的原生方式要颠覆一切?

邱达:我分享一个思考方式。我们做产品的核心是为了解决问题,正如刚才各位专家提到的关键词“落地”。可以将这个问题拆解一下,对这两种形态(AI原生和叠加AI)做一些信息上的对比分析。

首先,钉钉产品中有一个观点,叫“实现最小闭环功能的能力”,类似于MVP(最小可行产品)。如果这个MVP的核心逻辑可以通过穷举或者固定规则完成,那么大概率适合走“叠加AI”的路线。

举个例子,在服务制造业客户时,比如涉及工艺、配方、参数的场景,目前还是以逻辑为主导。而制造业的一个特点是容错率极低甚至不能容错。比如,如果AI直接接管配方调整,每个批次的产出可能需要精确到0.01,但一旦出错,就会导致整条产线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AI更适合作为辅助工具,提供配方优化建议,但最终的决策仍然需要由人或传统逻辑系统来完成。

所以,在这种场景下:第一,容错率极低;第二,业务逻辑相对清晰。这属于“叠加AI”的应用场景。

另一方面,如果产品的核心是传统逻辑系统难以实现的功能,比如情绪价值,这是大模型非常擅长的领域。

以前的逻辑系统几乎无法提供情绪价值,但现在的生成式AI或陪伴式AI可以实现这一点,比如通过生成内容与用户互动。

这类场景中,会产生新的变量,因此更适合“AI原生”的路径。

举三个更适合“AI原生”路径的例子:

第一,陪伴式/有情绪价值的产品,我们一定要优先考虑大模型的应用。

第二,智力生成类应用,比如生成视频、生成音乐等,这部分很多时候已经远超人类了,或者远超逻辑系统了,完全可以“AI原生”。

第三,未来在物理世界,端到端的智能介入和迭代产品,比如具身智能。

高飞:谢谢,回答的特别清晰,特别是情绪价值,“我虐AI千百遍,它待我如初恋”,怎么批评它,它都承认错误。

我们既然说预见2025,硅基流动作为全球化布局的先锋,是如何考虑全球布局的,现在有很多AI应用公司在布局海外,您有什么建议?

袁进辉:在技术研发阶段,过去一段时间,硅谷比国内节奏要早几个月或者半年。所以,从应用的角度,多观察国外,就像所谓的时光机理论一样,能够预测中国几个月之后的大致情况,这也是硅基流动很关注海外资料的原因。

从做产品和商业化角度,我们也认同出海是一个大趋势,也是一个好机会。这里面有种种原因,比如说技术发展节奏、市场成熟程度、用户付费意愿等等。

总体来看,海外更看重产品的竞争力,产品是否真的被用户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国内,可能噪音多一些,比如一个刚开始可能不是那么好的产品,也有可能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里面涉及到国内流量的投放机制等等,一定要花钱去买到这个流量。

布局出海,一些原生的、自下而上的产品,因为其竞争优势,获得了一些市场群体的喜欢,用户会把你投票上来,形成一种自发传播。所以,出海的时候蛮重视这点,比如Hacker News会收集这些用户或KOL的反馈。

还有一个不同点,海外Web流量非常发达,主要以谷歌的索引为主。做好所谓的ICU,能有很多很多自来水流量,如果谷歌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内容,会利用生态,会开始索引,就会产生流量。

相比之下,国内的精品Web内容几乎枯竭,好的内容都在APP里,然而APP已经非常分裂,在几个巨头玩家手里,“后浪们”要想获得注意力,必须在巨头玩家手里买流量。

预见2025

高飞:在我们外界看来,做前沿基础模型的公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使命感。请请您谈谈,在智谱内部,大家谈得最多的一个目标或者愿景是什么?

至顶科技CEO兼总编辑高飞

刘江:我刚才回答了两个方向:技术突破/科研突破、落地。2025年也还是延续这两个节奏。

沿着前面的问题来谈。我是云计算最早的鼓吹手之一,因为我大概在2008年、2009年就在说云计算。所以,相比较来讲,大模型这一波落地,确实比之前很多技术要快很多,最明显是比如OpenAI今年讲年化收入能达到40亿美元左右。

ChatGPT算是它商业化的起点,两年能达到40亿美元的收入,在之前的云计算时代是达不到的,可能要花更长时间。

我也在思考大模型到底跟以前的技术有什么不一样,其实答案是非常强的通用性。大家想,现在大模型就要开放心态,思路要开拓,不要想“我是不是只做AI原生”,要反过来想问题,而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大模型能提供什么能力”,这样一个不知疲倦、也没有数量限制的智能物种,到底怎么用好,这里头想象空间非常大,这是落地层面。

科研突破层面,也非常让人期待。大模型热了以后,你会发现它把全世界顶级的理工科人才全吸引到这个赛道。最先进的、最聪明的孩子,原来学数学、物理的人才,全都来搞大模型,所以接下来科研突破也非常令人期待。

高飞:我们这次是提示工程大会,请各自谈谈,怎么用好AI、有什么小技巧?

潘淳:下午有个讲座,正好要介绍,用大模型直接生成Office插件,比如Excel插件,只需要用一个提示词就行。

我们邮储银行财务部最复杂的一张报表,用144张报表加工成1张报给监管单位,平时用人工操作就很麻烦,现在用提示词一键生成Excel插件,提示进去,Excel插件出来,以后再做这个报表,点击一下,自动做完,这就是办公自动化。

邱达:顺便说一下,具备这个功能的插件,在钉钉表格已经上线了。

刘江:简单讲,要多用。我们这些公司,免费烧很多钱,免费提供给大家用,这么一个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的东西,相当于你的数字同事、数字员工,你怎么把它用好考验的是管理能力,大家以后都是管理者、领导者。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多用”。大家首先要有这样一个主观意识,大模型有个特点,它不是原来传统的软件,如果这个东西用的效果不好,不是大模型的问题,是你自己不会用的问题。

袁进辉:刚才说到,关注海外,浏览海外的信息,都用浏览器插件,因为确实读中文比读英文快多了。比如“沉浸式翻译”这样的插件,背后语言模型已经比过去专用的机器翻译模型做的好多了。

所以,今天鼓励大家在生活中、工作中多用,但凡是语言相关的,比如翻译、写作这些,能做的比普通人都要好,这是肯定可以多用的。

另外,这次大会关键词是提示工程,在解决问题中,提示工程也是三板斧的第一板斧,也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如果不行再试试其他更复杂的技术,比如微调等。

魏凯:未来做什么,其实还是看你是谁。

作为像智谱这样的基座模型公司,会沿着大模型水平提升的方向一如既往去追求。而如果是开发者,这一块的潜力洼地比基座模型的空间大。

所以相比之下,中国的基座模型与国外的差距,可能没有应用产业的差距大。我们需要把国内已有的大模型水平完全发挥出来,填补这个空间,跨过这个鸿沟。

在行业和消费者两方面:如何给大模型建一个很好的基础设施,如何给企业里的中台、数据供应链、数据治理做好,编程框架做好,这是ToB市场要做的事情;而ToC市场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要根据用户需求不断迭代。

总体来看,明年在落地方面,产业链要细分,不要卷相同的东西,那会让大家耗费很多资源。确实应该在应用鸿沟里做大家差异化的定位,空间将会无比巨大,等待大家去填补。

而提示工程,就是一个工程化地把大模型用到应用里的方法论。

高飞:谢谢大家。这是一个加速的时代,AI的“A”,是人工的含义,也是加速度的含义,我们期待未来和产业一起加速,让AI永无眠,替我们干活。

本文章选自《数字化转型方略》杂志,阅读更多杂志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数字化转型方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