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福特发明了生产线,用流水式、标准化式的作业方式让T型汽车组装由原来的12小时28分钟缩短至90分钟,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但是这种整齐划一的生产方式,用到对人的教育上,却往往会事与愿违。并不能培养出我们期待的,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一个人,从小要好好读书,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上一个好大学,毕业后考研,或者找一个好工作。”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教育理念就像是福特的工业流水线一样,描绘着线性成长的故事,这也往往让我们忘记教育的真正目的。
而技术正在让教育的故事产生一些变化。一间数字化的教室,讲台上没有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学生手里拿着的Pad,能装进所有教材、习题和作业,老师只要轻点鼠标,就能看到全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上课过程中,老师通过电子白板和演示屏播放立体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校园里正在兴起一场教育的革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正推动教育手段更加多样、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媒体形式更加多维、交往范围更加远大。
同时,技术也在打破教与学的边界,让教育回归本质,变得更简单、更专注。
技术让教育更容易更高效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阿甘正传》传递出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一定可以成功的精神。
教育信息化也有着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可能还不太适应,但是我们还要坚持的走下去。“教育信息化对于一线教师既感到陌生,同时也感到非常重要。”按照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夏国明的话说,一方面教师单纯的把其理解为技术在教育中的一种应用,一方面教师感觉使用困难,产生畏难情绪。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其实并不缺乏优秀的产品和技术。但当我们回到学校,面对真实的教学应用环境时,我们却发现,绝大多数方案只是看起来很美,真正能够落地的应用却屈指可数。
教师不喜欢用教育信息化工具是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使用者为什么会感觉技术难使用,主要还是因为技术过于显性。”希沃总经理黄明寒认为,技术应该迎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实现无感知的使用,而不是先学会使用技术。
这样教育也就真正回归到教与学,技术更多的是方式和手段,所以英特尔在做任何技术平台时都在考虑贴近教和学的习惯,让技术真正嵌入到教学场景中,成为一个必须品。
同时,希沃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上一直遵循小数据、小场景、小应用,通过和英特尔推出边缘服务产品解决一个个小场景里的问题。让老师一步步产生使用的成就感,自发主动地使用技术,从而循序渐进的推进教育信息化。
当然,一千个人中可能有对教育信息化的一千种理解,并由此衍生出不同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及服务。无论是阅卷系统、成绩分析系统、电子教具、教育信息化平台等等,都是不同的机构提供,所以造成了各种孤立的系统,英特尔也在积极联合生态中的合作伙伴按照统一的标准提供服务,让数据实现无缝的流转。
技术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句话说的就是因材施教的道理,当教育普及之后更个性化的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就产生了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做法是‘有层次、无淘汰’。”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陈爱玉校长陈爱玉曾说,所谓的参差不齐,无非就是学生基础和能力的不同,但是这些是可以改变的。
“有层次”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材施教,一个30人的班级,学生的接受程度、学习方法等都是不同的,而老师通常还是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教学。夏国明认为,技术的到来,则可以真正实现古代教育先哲们的理念。
现如今,在教学的场景中,一个学生从早上8点进入学校,到晚上8离校,或者回到宿舍,这将近12小时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中除了考试数据,还有学习行为等多种数据,通过数据描述出的画像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禀赋,做到因材施教,改善教育质量。
而且通过教育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能对教育质量进行精准监测,精准搜集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反馈,实现精准教学、精准辅导、精准命题,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特别在“智能+教育”愿景中,学校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中,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就变得至关重要。英特尔行业解决方案集团政府和公共事业执行总监余哲表示,英特尔正携手合作伙伴,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实现教育信息化2.0的建设蓝图。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三位一体的教育端到端解决方案,突破教育边界,实现教育资源公平高效,构建端到端的发展思路。
当然学生的培养除了知识,还有情感和认知,所以技术只是一个手段,并不能代替真正的老师,我们要做的是让技术成为帮助老师的拐杖,让老师走的更快,走的更稳。
技术让教育更具想象力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很在意你。泰戈尔在诗句中有过这样的描写。而技术的出现却让哪怕天各一方的师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心手相连。
成都七中的老师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天就说,“有一万多人在看你们上课。”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正通过网络直播与成都七中同步上课、作业、考试。16年来,7.2万名学生跟随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数成功考取了本科。
这一块屏真的能改变命运!
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优质和均衡,这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诉求。在夏国明看来,教育均衡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中国幅员辽阔,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师资力量、育人环境、教育氛围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更长期的培育。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则有利于实现名师课程、高水平实验室等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传播,通过及时性、互动性的网络能力,弥补空间上的区域教育鸿沟。
今天网络技术可以负载更大的流量,通过智慧校园的基础设施建立,就可以使发达地区的教育内容被传递到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黄明寒表示,我们一方面通过产品技术实现远程交互,一方面联系教育信息化领先学校的老师针对偏远地区教师进行赋能。
未来课堂也将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在数据的驱动下,通过广泛的互联网连接,让学生接触更为丰富的知识以及教育渠道。希沃正使用英特尔OPS规范来构建智慧课堂解决方案,包括智慧黑板、交互智能大屏、电子白板等产品,实现针对教育场景优化性能、可用性、稳定性。不仅仅是一个个产品,在产品背后还需要强大的技术平台来支撑。余哲表示,教育场景既需要终端产生数据,也需要云端处理数据,英特尔的技术架构就是按照端到端进行构建,同时在做好技术和平台支撑外,吸引合作伙伴在平台上构建应用。
未来的教育一定是以人为本,不论是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