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分类索引
技术分类
厂商分类

云、管、端

针对广电运营商的需求,华为推出了云-管-端-控战略,从业务-云、接入网-管、终端-端、播控管理-控,四个层面帮助广电运营商完成转型。

2010年,广电市场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进程:骨干网建设、双向网改、播控平台集成、有线宽带接入标准制定……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广电系统在三网融合上的布局正在加快。在3月22日举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1主题报告会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田进宣布,到2010年年底,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87亿,而未来,双向改造还将继续推进,计划到2015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要全面实现数字化改造。

网络IP化、业务平台化是本届CCBN展会上最为明显的趋势。而如何快速部署业务,主导家庭平台,最终完成向多业务运营商(MSO)的蜕变,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有线电视运营商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针对广电运营商的需求,华为推出了云-管-端-控战略,从业务-云、接入网-管、终端-端、播控管理-控,四个层面帮助广电运营商完成转型。”华为高级副总裁洪天峰在近日举行的“华为广电领域新品发布会暨面向三网融合的媒体云平台研讨会”上表示。

华为是目前国内少数几家在以上4个领域均有产品推出的厂商之一,在此次发布会上,华为重点展示了高性能视频服务器MX8910(云),EOC一体化头端SmartAXMA5631(管)和三款STB产品(端),再次证明了华为在广电市场的实力和领导地位。

管:提高EOC可用性

在“云-管-端-控”的战略中,“管”无疑是一切的基础,也是目前有线电视运营商急需升级、改造的部分。在模转数取得初步成果后,目前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既通过改造实现网络的上传功能,从而提供互动业务,已经成为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头等大事,因为只有具有了互动能力的电视,才能在互联网时代留住观众,也才有可能更进一步承载更多三网融合业务,进而成为多业务运营商。

目前,广电总局已经确立了CMTS和PON+EOC为双向网改主流技术,国内几个已经完成双向网改的大城市均采用了CMTS,但是由于该技术价格仍比较昂贵,且可扩展性、QoS等方面的能力不够,因此另外一种方式PON+EOC的应用前景更被看好。“本届CCBN上可以看到很多原来做CMTS的厂商已经转向PON+EOC了。”华为接入网产品线总裁游依勇告诉记者。

不久前,华为推出了全球首款ONU与EOC融合的头端设备SmartAXMA5631,它实现了两个功能不同的网元设备物理上的融合,在管理和维护上也可以视为一个设备,简化了网络结构,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该设备采用业界主流HomePlugAV标准,支持IEEEP1901协议,也是业界首款采用最新一代芯片的EOC局端设备。同时该设备散热好,环境适应力强,并支持下行300M的超大带宽,在多用户同时进行高清视频点播时图像依旧清晰、流畅。

游依勇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随着大厂商的加入,PON+EOC技术和产业链已经越来越成熟,未来的演进路线也非常清晰,是支撑未来广电网络演进、服务升级的最佳技术。

而华为在提供PON+EOC解决方案上也具有独到的优势,“华为是全球最大的PON设备提供商,有近20年的技术积累,在目前广电PON市场的占有率第一。”游依勇表示,“在EoC方面,华为也提出了很多创新的技术,并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提高EOC技术可用性和易用性。”

云:构筑开放的媒体云产业链

当前媒体爆炸的时代,丰富的视频业务成为媒体应用主流,用户对媒体消费的形式和消费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双向、互动、高清、3D、个性化等需求已逐步形成规模。2010年作为媒体产业引爆之年,中国开始正式启动了三网融合的进程,来自互联网、电信运营商等个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如何利用自身视频内容制造的优势力量,在与互联网、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中留住用户、提高ARPU值?有线电视运营商必须找到一种更加开放、统一、智能的服务平台。而云计算无疑为广电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思路,通过在资源存储、媒体分发、开放服务平台等方面引入云计算开启下一代广电网络的新纪元。

本次CCBN展上,华为推出了媒体云平台,把广电行业的媒体生产、媒体管理、媒体分发和媒体分析系统迁移到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平台上,帮助有线电视运营商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媒体云平台基于华为云计算平台技术,包含媒体全周期管理和媒体分发网络两大部分。SmartCDN和下一代高性能视频服务器MX8910是媒体网络的两大关键解决方案。华为数据中心和媒体网络产品线总裁李三琦强调,华为媒体云的最大特色是基于云计算构筑端到端的视频媒体全周期管理和分发平台将并行处理、分布式计算、虚拟化等云计算理念引入视频媒体全周期管理。可以按需弹性分配计算资源,为海量媒体内容的采集、编码、转码等环节提供低成本、高效的计算处理能力。在存储上,采用云存储技术实现低成本、高可靠的存储和管理海量媒体内容。在分发网络上,华为媒体云平台凭借智能路由、热度分层、动态适配等关键技术,保证视频业务流畅的处理和分发,大幅度提升用户体验。

2009年以来,随着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电信运营商开始迈入向信息服务转型的关键发展阶段。这将在未来几年给电信领域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对现有的电信网络架构提出严峻的挑战:

1. 业务互联网化的步伐将不断加快,每年新增的业务种类多达10余万。如此多的业务将如何实现快速部署?

2. 传统电信业的规模极限60亿人口将被超越,社会智能化形成的500亿M2M的各种机器终端将实现互联。如此大规模的网络将如何管理?海量的信息如何高效处理?

3. 未来10年,网络数据流量的增长将高达70-100倍,而带来的收入每年仅增长5-10%。海量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传送将如何实现?如何结构性地将单位流量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1/10甚至1/100、以降低投资压力?

4. 终端在业务实现和体验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用户对终端的痴迷甚至将超过对运营商品牌和网络的忠诚度。未来的终端将在信息化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如何支持层出不穷的新业务?

华为认为以上这些挑战将给现有电信网络架构带来深刻的变革,促使其从“烟囱式”的业务垂直子系统向业务云化、网络IP化和终端智能化的云管端-信息服务架构转变。

1)云平台是未来信息服务架构的核心,将带来个人和企业获取业务能力的全新的商业模式;云平台主要带来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从以七号信令为代表的语音业务为主体被以Web为代表的数据业务替代,以Web为代表的IT技术成为电信业务的主导技术,实现业务的IT化。二是新一代分布式计算技术替代传统单机的计算,成为新的计算和存储模式;这种新的计算模式采用分布式和虚拟化两个关键技术,实现了“软件与业务的解耦”,软件不是运行在固定的一台服务器上,而是所有的软件共享所有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从而促进数据中心“云化”和业务“云化”,数据中心云化形成独立的超大规模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业务云化是指各种业务(如通讯、短信、彩信、IPTV、Appstore、网管、BOSS等)运行在云计算数据中心上,向分布式计算的模式迁移。云平台彻底抛弃了过去传统电信烟囱式的业务垂直系统,通过虚拟化、资源共享大大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使用的弹性,从而大大提升业务部署速度和处理能力。

云平台除了强调“快速处理能力”外,安全性也摆在了突出位置。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不仅具有超强的处理能力,而且把电信级网络安全带到了云平台解决方案中,具体地讲,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大平台:云平台是一个海量信息存储、处理的中心。海量信息处理和存储能力至关重要。华为云平台规划支持1024个集群,每个集群支持1024节点。最大百万服务器百万TB的超大存储以及处理能力。

网络是云计算的基本条件。华为的IP网络能力为华为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全性高: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除提供通用的访问控制,鉴权加密,防火墙等安全方案外,同时提供虚拟机之间数据隔离,虚拟资源的分权分域管理,云数据中心数据红、黄、绿区分区管理(红区绝密,黄区内部访问,绿区外部可访问),实现云平台电信级的安全需求。

·综合的运营和管理:华为基于自身丰富的电信运营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经验,提供完善友好的云计算综合运营和管理能力。如Portal方式的运营维护,可通过Portal对云资源进行管理,维护,调度。 终端用户可以通过Portal弹性申请、释放虚拟资源等

2)可管可控的超宽带网络:—面对海量信息的传送,未来网络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超带宽;二是“管”的可视化、可运维的问题;三是成本问题。

在高清和3D视频的驱动下,固定接入向超宽带方向发展,FTTx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光纤和铜缆长期共存,优化铜缆的带宽能力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如DSM(动态频谱管理)和MIMO(多对铜线的绑定)是最关键的技术;移动宽带是未来几年业界发展的最大的趋势,移动宽带呈现出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流量的不均衡,少数的热点地区占据了大多数的流量,因此,网络的建设呈现出“连续云”和“高速云”混合的组网模式,基站的小型化、多网协同融合和自组织运维是最重要的技术。全网的IP化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IP技术作为一个与业务无关的技术,成为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等设备的共同的技术,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IP以其开放性、统计复用的高效率成为降低网络成本的关键。

未来十年的网络流量将提高75倍,而运营商的收入每年只增长5~10%,这样一方面必须保证保质保量的海量信息传送,另一方面还必须将成本降低到原来的1/10甚至1/100,才能保证网络的超宽带、可管理和可盈利。华为提出基于ALL IP的Single 网络是构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网络的最佳选择,实现支撑10年的技术平滑演进,一个团队维护多种网络,超越摩尔定律,结构性降低OPEX,从根本上解决技术演进和流量增长带来的成本问题。Single 网络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从网络架构上看,Single网络是把“多张垂直网络”融合成“一张水平网络”;从产品形态上看,Single网络是把网络每一层的“多种产品形态”整合成“统一的平台,进一步是单一的设备”。

l 在接入层,华为在10G EPON/10G GPON融合OLT方面一直保持业界领先水平,推出的高集成度的SOC芯片的ONT,大大降低ONT的成本,促进FTTH的发展。华为SingleRAN@Broad移动宽带解决方案直接面向商业层面,其核心思想是,面对着未来十年网络容量需求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于今天的移动宽带时代,华为可以协助运营商构筑其移动宽带网络的可盈利能力,实现商业成功。通过灵活的异构网解决方案,IC/MIMO等新技术的使用以及更多的频段等技术支撑来增加容量,将容量提升500倍、每bit成本降低到1/35,从而实现大带宽能力。

·在城域层,华为解决方案由40G和T比特OTN形成MESH化的网络,汇聚层的10G管道通过T比特容量的OTN被整合到40G波长,提升了传送效率,降低了每比特成本。汇聚层通过先进的PID,搭建起更适合城域网特点的OTN子系统,线路容量自由扩展80G/120G /200G,大幅度降低建网成本,同时实现10倍集成度提升和50%功耗的节省。

·在骨干层,华为在考虑干线网络的扁平化。通过超T比特的OTN设备形成全互联,缓解了核心节点流量转发压力。在交叉容量方面,华为保持着单套OTN容量记录,达到12T;同时在业界率先完成OTN集群样机,容量可以达到200T。在线路容量,华为100G现网测试距离突破2000公里的传输记录。

·华为传送网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率先倡导OTN集群(200T),业界唯一的光电两层的同时控制的ASON/GMPLS技术,为客户搭建高效,灵活,智能的端到端的超宽带传送网。

为了实现管道智能化,华为推出了可视运维的解决方案,实现ALL IP 网络全网资源的均衡分配,IP动态路由的端到端管理,业务的电信级监控,承载业务品质的端到端可视,保障新业务应用的成功。通过完善的ALL IP可视运维方案,实现业务发放效率提升4-10倍,定位时间从2小时以上降低到5分钟内。从而降低OPEX,实现从TDM到ALL IP的完美转型。

3)终端智能化:终端智能化是建立在强大的CPU和开放的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可以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接入到云端的服务中去。终端有两大发展趋势,一个是综合化,一个是专业化。综合化表现在个人手持终端,融合“手机、数码相机、音乐播放器、电子书、PDA”等各种功能,即所谓数字“瑞士军刀”;专业化表现在各种行业终端以及专业功能的数字设备,如电子书等;都对终端的智能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处理低成本化、高效性、信息业务呈现一致性等各种需求。

伴随中国3G的起飞,华为的系列化和全制式智能手机,创新型移动宽带产品,以及包括平板信息机、家庭多媒体终端在内的融合类产品,应运而生,为消费者带来了低成本、多媒体呈现的多款终端选择。华为150美金以内的普及型职能手机,以及突破管道实现运营商业务增值的移动宽带产品,是开启“汇智。简悦”生活的两把钥匙,将成为移动宽带普及的重要推动力。

华为提出基于“云-管-端”的未来信息服务的新架构,不只是一种网络架构,而是新的信息服务平台架构,同时也是新的发展战略的体现。提出“云-管-端”也代表着华为开始努力与运营商一起探索运维变革之路。云管端的支撑要素——业务IT化、网络IP化意味着运维体系发生巨大变化,基于网元的运维向基于业务的端到端运维转变。运维合作模式逐步向网络运营外包转变。为此,运营商的运维平台必须与设备商的运维平台有效对接、联合运作,双方的运维能力都逐步向集中化、可视化发展。华为致力于成为客户的最佳战略合作伙伴。在电信业转型期,华为将持续创新,携手运营商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变革之路。

相关新闻
云、管、端相关厂商

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