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按照教育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高校数字化校园,中等教育数字化校园,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根据每个阶段教育的不同特点,其构建的数字化教育形式有所不同。
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高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核心竞争力,总体水平达到国内一 流,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六个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
数字化校园体系架构
数字化校园体系包括:
环境数字化
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高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数字化
益教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包含校园教务管理各个流程,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学数字化
构建囊括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培训等在内的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产学研数字化
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产学研环境,促进知识的产生、传播与管理。
学习数字化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生活数字化
构建便捷、高效、高雅、健康的数字化生活环境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利用一卡通系统,实现校内外主要消费流通、学生入学缴费、身份认证及门禁管理等。
一站式服务
实现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对师生服务的水平,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能力。
校园信息化全面实现后,大学功能、范围将得到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数字化校园。
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国内外政府部门和高校对校园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投入,更多的高校制定了整体建设规划和财务预算;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校园,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流;信息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维保障体系,已成为今后学校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维护的重点;校园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交换与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等基础平台建设;为学校各部处建设相关的管理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库建设;公共通讯平台(邮件、即时通讯、短信等)和校园电子商务(与一卡通结合)将是今后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对师生用户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和培训是今后信息化校园的工作重心。
数字化产业已经由原来的注重产品价格向着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方向转型,尤其是教育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应用 领域。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但同时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低水平状态,缺乏统筹有效的投入机制。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能有效满足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需求。在投入内容上,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须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应用、整合资源、共享数据”的指导思想。
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应首先提出总体解决方案,确定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制定数字化校园的信息标准,以及各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
网络安全
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校园信息管理
建设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
数据中心建设
建设一个为全校服务的数据中心,保证数据实时更新和高度一致。
统一信息门户
建立一个信息的集成平台,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结构化数据资源、非结构化文档和互联网资源、各种应用系统跨数据库、跨系统平台的无缝接入和集成。
身份认证
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中心。集中进行身份认证,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安全性、便捷性、真实性与权威性,提高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校园一卡通
校园一卡通建设,必须满足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一卡通的设计要架构在校园网上,不仅具备消费功能,而且还要具备身份识别和校务管理功能。正确处理好一卡通与其他已有的信息系。校园一卡通 统(如图书管理系统、人事、财务、教务等管理系统)的对接和系统数据共享问题是“数据集中”和“应用集成”的重要关键。
数字化校园系统是高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公共平台,它既涉及学校每一个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又涉及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日常工作的开展。数字化校园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校园网性能、网络及系统维护人员业务水平、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全体用户的计算机及网络操作能力等现实校园情况,根据多年对教育行业的积淀,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实施协调方案。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的问题日显突出,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以期达到从分散应用向集中应用转化,从固定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化,从部门级应用向校级应用转化,从信息管理向信息服务转化。